磨课工作总结

时间:2025-07-07 22:15:24
磨课工作总结

磨课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磨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磨课工作总结1

本课教学总体来看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具体、容易操作,教学流程较为顺畅,教学过程中读写训练点设计合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基本实现了从“教教材”到“教课程”的转身。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重点训练点普遍没有深入细致的教学,使得教学效果不够好。例如在第二环节“走搭石”的教学中,学生抓住重点词“协调有序”,理解了什么是“协调有序”,感受了文字及所描写景物的美;我顺势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能做到“协调有序”,从中体会到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同时通过一串看似多余的“你过过桥吗、坐过车吗、走过路吗”的问,让学生明白“美”就在平常生活中,就如走搭石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却能发现其中的美,并用细致生动的描写打动了我们,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教学。但是没有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作者细致生动描写的地方,致使重点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和其他执教老师相比,本堂课也许实在不敢与其相提并论;但对于我个人来说,磨课确确实实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以前课堂上设计时总是局限于教材内容,没有意识到要“教课程”,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析过于细致,而没有注意拓展运用,致使学生的思维狭窄;至于教学目标,我更是从无细致地考虑过,课堂随着感觉走,漫无目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从本次磨课活动开始,我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结合本次远程研修的所学,从阅读文本开始做起,细细品读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详细、切适、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流程,对教学流程的设计的修改可谓是三番五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打破了“教教材”的局限,把教材内容作为课例,学生能得到读写的拓展训练,做到了“教课程”。

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意外”:重点训练都有涉及,但没有深入;课堂应变能力不够强,学生出现“意外”回答后,我没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引导;有些课堂提问让学生摸不着头绪看来个人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磨课是一次磨练,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我深深体悟到“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含义。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多种形式“磨课”,期望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磨课工作总结2

网上研修————磨课总结本次磨课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改革,为我校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不知不觉中,磨课环节也已接近尾声,我们全体语文组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磨课活动作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一充分预设,追求“不畏浮云遮望眼”。

一次次备课研讨中,教学设计一次次修改,由导入:原来是播放音乐《秋日私语》,后改为播放秋天的图画,大家最后认为音乐虽美,但图画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对于导入更有时效性。又如:课堂内容的容量问题,李良霞老师认为应从写作的视角加以延伸,故而应学完全文。

一部分老师认为,要想将语言文字上的训练到位实效,应该有选择的应用文本。这个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在各位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最后衡量学生的认知水平才定稿。如又如在问题的设置上,力求有问有答,问得有目的。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会回答到什么程度,在上课的前一天,王娟老师与安雯张佳丽两位老师商榷很久,基于学生的经验,已学课程的内容,本册教材的安排,本单元的训练主题进行了二次远程研修进行了将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在前几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看见了专家及优秀教师针对一节课反复琢磨修改等磨课过程,心想一定时间能极大促进教师进步的`过程。紧接着我们小组紧扣各环节切实进行了磨课,从而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磨课意义的重大。

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信息窗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这种磨课,对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最深入、最透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教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

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磨课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我们一些年轻教师,在磨课过程中学习前辈经验,观察前辈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真正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也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及请教。

磨课工作总结3

第二轮的课例打磨即将结束,通过每位教师心灵上的交流,思维上的碰撞,相信带给我们更多是收获的喜悦,以及更深入的思考。现将本组的磨课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确定课题,共同商讨。

我们组经过研讨,确定课题为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我们组计划通过磨课,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体会动手操作的价值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通过课例打磨,引领本组教师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流程,引领教师走上有效教研之路。

二、扎扎实实,注重实效。

在王丽娟老师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案之后,本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网上修改教案,提出了个人的修改建议。

之后召开集体备课研讨会议。在备课研讨会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想法与执教教师交流,使授课教师和参与者均获得提高。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王老师经过认真修改第二次发布教案。授课的思路愈加清晰,明确,效果明显。三、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中反思,反思中提高。

为了使磨课更有实效,我们组对观课进行合理分工,确立观测点。

(一)在分工观课中,老师们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课,收集到详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点评和总结。

(二)分工观课,从不同的观察维度把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评课中各位老师不仅评出优点,更多的是指出不足,给出建议。只要是对课堂有利,对孩子有益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毫不吝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磨课中各位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让老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磨课中教师们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敬业的精神,让我很受触动。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虽然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老师们研修的热情仍然高涨。我们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真正体会到“学有所获”。

磨课工作总结4

进入20xx年11月,参与第二次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阶段,接到通知后,研修组长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第一次磨课会议,制定出了切实可 ……此处隐藏9110个字……的孩子!

(四)磨教学经验,磨出盎然的绿色,宛如初春里那柔嫩嫩的小苗,伴着求知的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再美的玉石也多少会有一点瑕疵,看似茂密的树木有可能藏有害虫,我们要发现每一堂课的瑕疵,找出每一堂课的害虫,然后将其剔除,这样才能保证那份青翠的绿意继续延伸,把一堂堂健康快乐的课堂奉献给学生。比如在本次磨课中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失误,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显得有些拘谨,总怕学生理解不到位,可是事实却是学生的状态很好,反而是老师自己过于紧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老师就处于“不淡定”的状态中,课堂上就显得教师的“戏份”过多,而作为主体的学生,似乎就被压制了本该有的活跃。课堂是不断生成的,只有在生成中才会更加鲜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注意这些方面的探究与改正!让语文教学这棵常青树,永远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磨,一个牵动千万教师灵魂的字,一个造就千万孩子幸福的字,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用心、用情去研究、去揣摩,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美丽的色彩,一定能把最美的画卷展现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

磨课工作总结14

20xx年10月,有幸迎来了第三次远程研修的小学数学教师的磨课活动阶段,接到通知后,研修组长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第一次磨课会议,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大家一致决定推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的研修组长王晗老师执教,并选定了中年级段《垂直与平行》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对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人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王老师认真备课,积极反思,虚心听取老师们的评课意见,精心修改,全力完成三次备课;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全程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磨课即将结束,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颇多。

一、领导、研修组高度重视,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从这次研修开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磨课环节,学校领导积极参与研修组的磨课活动,组织召开准备会,研修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磨课计划,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等方面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计划的扎实稳步进行。

二、同心协力,共同打造精品教学设计。

本次我们组磨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先有执教老师基于个人经验提交备课,全组成员对首次教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辩论了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有效设计想法,并及时提交了修改稿。足见大家对这个教学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精心的构思。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情愫,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有效地开展教学。大家真诚的相携,为后面的磨课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二次备课中,执教教师接纳小组成员的建议,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做了深入的了解,确定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运用动手操作的形式,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并运用的恰到好处。

四、不断反思,找准今后继续打磨的研究方向。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造成的“学生自主能力欠缺,依赖心理严重,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的影响依然存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依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和打磨的问题。所以,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

教学之路是漫长而久远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努力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远大目标。

磨课工作总结15

光阴荏苒,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已结束,回顾一个学期来语文组的磨课工作,有耕耘,有收获,有欣慰,有满足,也有不足。一学期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简要小结如下:

一、校本磨课继续扎实

本学期我组的磨课活动仍然结合我校的“四步走”作文品牌进行,并以此为主题。作为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教研组应该始终站在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继续深入开展校本磨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扎实上课。磨课做到: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结合课题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新。评课做到: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议课、骨干教师点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二、区域磨课由点及面

区域磨课丰富了磨课的形式与内涵,较好的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本学期,我们组参加了吴林教研室组织的区域磨课。由我组的任昭丽、赵慧慧以及贾晓丽老师执教的三节课。在评课过程中,其他学校的老师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此次区域磨课活动,使我们对我校的作文品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评课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三、网络磨课发挥实效

本学期的网络磨课分两部分,一是按照磨课计划所进行的网络视频以及名师教学实录的观摩,二是20xx山东双对接远程网络研修中的课例打磨。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网络磨课,我组力争把此作为一项重点进行落实,以最大可能的发挥网络磨课的作用。

1、本学期我们主要观磨了网络上一些优秀的作文教学视频,如《孙文吉老师执教的《写一个熟悉的人》,以及专家、名师的课堂实录,如《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实录》。通过观摩、阅读,我们更新的观念,并尝试学以致用,借名家名师的经验,完善自己的习作课堂。

2、在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中,我组青年教师胡修珍代表我们组执教了《九色鹿》。这次打磨上课,从教学环节处理到课堂语言组织,执教老师都把握得非常到位,教学过程十分流畅。我们在感叹之余也多了几分思考:一堂好课的诞生除了上课教师的付出之外,离不开诸多老师共同的努力,这堂课确实体现出了集体智慧和个人主体悟性。细想,课例研磨的每一个环节,老师们总会有很多的想法和不同的见解,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琢磨,一句评价也要不断推敲。磨课让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研讨气氛异常活跃。

课例打磨将经验、理论、实践融为一体,让我们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让教师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的教研行为和价值取向。

《磨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